在前一篇中提到白霧的出現對工件的影響,以及產生的原理,本篇將接續分享白霧產生的原因與解決方法,與我們一同探討研磨加工中所產生的白霧。
白霧除了在研磨加工以外,電鍍也會出現,在前一篇中提到白霧的出現對工件的影響,以及產生的原理,本篇將接續分享白霧產生的原因與解決方法,與我們一同探討研磨加工中所產生的白霧。
■白霧產生的原因
◆表面不平整
一般來說研磨會從粗磨一路到中磨、精磨、拋光,前面也提到,磨料的號數大小與粒徑,就會關係到工作物表面的刮痕,粒徑越大越粗,所以整段加工使用的砂輪粒度會由粗到細,從而去蓋掉前段製程的痕跡。
但如果說為了追求效率,或是加工者本身對於粗糙概念不夠,從粗磨假設#60或#80,直接跳到#800、#1000,前段製程的痕跡較深,峰谷差異大,用細粒度的直接研磨,雖然差異小的部分被磨平,但過深的痕跡還在,透過目視的方式檢查時就會出現光線漫射,從而導致看起來有白霧的狀況發生。
即使透過表粗儀去測量,Ra值可能在標準內,Rz就會出現較大的差異,因為Ra值的概念是表面峰谷的平均值,而Rz則是峰谷的段位差,平均值在標準內不代表段位差會在標準內。
◆粗磨砂輪的選用
除粒度的選擇以外,前段粗磨其實影響著整體的製程,粗磨砂輪為追求效率,進刀量會大,如果砂輪的結合劑或是粒度大小不均,研磨過程中就容易掉砂,相同粒度的砂輪,不同廠家研磨出來的結果可能會完全不同,粗磨的不穩定就讓後段製程在覆蓋痕跡時結果也不穩定,加工的良率就會下降。
■如何解決產生白霧的問題
◆粗磨的改善
若從源頭解決問題,勢必要從粗磨開始,粗磨的砂輪雖然被認為是便宜消耗大的一段製程,可能很多人選用都是便宜的砂輪,但其實整體製成來看,穩定性才是長期的改善方向,因此建議粗磨砂輪選用品質穩定,技術純熟的廠商,粗磨後做表粗度的測量與檢查,確保後段的穩定性,結合劑選用強度夠的結合劑,為避免燒傷,也不可以選擇太強的,能夠適當進行自銳的程度就好,進刀量可以大但冷卻一定要做好,水量與加注點,研磨液的選用等等都須列入考量。
◆粒度的選用
粒度的話,規劃製程時,循序漸進的研磨,#60或#80後接#320或#400或#600,慢慢往上研磨,將前段製程完整的覆蓋過去,再加上粗磨選擇的砂輪品質好,後段研磨就會輕鬆很多,不需要多跑幾道製程去降低面粗度。
■結論
整體來說,白霧產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前段製程與後段製程的粒度差異過大,造成峰谷差異無法被覆蓋,而白霧現象是透過目視去判斷,當粗糙度出現差異,光線反射後我們所看見的就會是白霧狀,成品外觀就不太美觀,而解決的方法除了粗磨的砂輪選用以外,整體製程在粒度上的安排也要注意,不能為了效率而放棄品質及良率,相信以上資訊都能對大家有所幫助。
※以上是SEYA生堯砥研的分享,若有任何研磨相關問題或技術諮詢,歡迎與我們聯絡與諮詢!